西安
首頁
玩轉景區
景區導覽
景區圖冊
大明宮遺址博物館
大明宮文化數字體驗中心
文創產品
考古探索中心
文化保護
保護歷程
拯救遺址
保護成果
世界遺產
景區資訊
通知公告
景區動態
媒體報道
文化發展
游客中心
游客須知
常見問答
投訴建議
電子雜志
旅游指南
交通路線
旅游攻略
導游服務
安全中心
在線購票
在線預定
購票須知
走進大明宮
大明宮簡介
歷史與現代
團隊展示
聯系我們
語言
中文版
English
???
日本語
“國際博物館日”是1977年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博物館協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提出并通過的。每年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
我國是世界文物大國,五千年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留下了數量龐大、異彩紛呈的文物,這些文物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基因。
2014年,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估,日前,評估工作已經完成。
大明宮遺址博物館是一座以展示唐代大明宮歷史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是大明宮中軸線上南起第一座殿宇,屬皇宮前朝三大正殿之首,規制宏偉,地位尊崇,與北京故宮太和殿地位相當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南門,它建于唐高宗龍朔二年(662),沿用歷史長達240余年,是唐朝皇帝進出宮城的主要通道。丹鳳門上部建有丹鳳樓,是皇家頒布赦令,舉行宴會等大典的重要活動場所。丹鳳門北對大明宮主殿含元殿,東西為順城街,直南為長安城南北長1500米,寬176米的丹鳳門大街,與唐大雁塔遙相呼應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從運輸方式上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狹義的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
地下瑪雅古城
“地下”瑪雅古城位于墨西哥東南部尤卡坦半島的金塔納羅奧州。研究所的考古學家表示,這處占地約30平方公里的古跡對古瑪雅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許多重要的考古線索。據介紹,這處古跡在當時擁有眾多建筑物,其中最大的建筑體基座長約200米、高約46米
保護吳哥窟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在柬埔寨。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廟宇,以建筑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讓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周邊居民成為文物保護受益者
在霏霏細雨中,西安大明宮尤顯莊嚴肅穆。作為唐王朝的政治中心,這里曾宴請八方來朝的各國使者,這里曾見證絲綢之路的二次復興,這里象征著開放、包容的漢唐精神
記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史:還大明宮以尊嚴
為保護大遺址,這個特別能戰斗的英雄群體拋家舍業,不計個人得失,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在第一線。在不到三年時間里,初步完成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為全國乃至世界大遺址保護蹚出一條新路,樹立了標桿和典范,為西安市城市建設筑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跨越千年的對話
一千多年前,大明宮作為大唐王朝的中樞宮宇,曾經無比絢麗地見證了大唐帝國前所未有的輝煌和榮耀,站立在令世界敬仰的東方文明之巔,這座宏大宮殿的背后是一個難以逾越的輝煌帝國
大遺址保護
唐大明宮是唐代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宮城總面積約3.2平方公里,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的杰作。由唐大明宮所開創的宮殿建筑群布局方式,奠定了中國古代宮殿制度,是唐以后中國宮殿建筑之典范。大明宮遺址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皇宮遺址,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已作為“絲綢之路”跨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重點項目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