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詳情
記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史:還大明宮以尊嚴
發布時間:
2014-04-10
為保護大遺址,這個特別能戰斗的英雄群體拋家舍業,不計個人得失,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在第一線。在不到三年時間里,初步完成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為全國乃至世界大遺址保護蹚出一條新路,樹立了標桿和典范,為西安市城市建設筑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采訪中,記者與負責大明宮遺址保護的西安市副市長段先念有過一次長談。他認為,西安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綿延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完整性、豐富性和至高性的人文資源。尤其是大唐盛世,以其開放、包容、積極的氣魄和形態,將中國的歷史文明推向了頂峰。唐大明宮正是唐長安城中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在這里上演了一幕幕萬國衣冠、國泰民安的歷史活劇,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引以為豪的記憶。唐代大明宮遺址的保護,不僅僅是西安人的事,它屬于中國、屬于全世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發展好大明宮遺址,是我們這代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1.由盛到衰的大明宮
對于大明宮,不是所有讀者都十分清楚,記者有必要花費一點筆墨,用通俗的語言介紹一下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建筑群。
大明宮是唐代建筑,被譽為中國宮殿巔峰之作之一。唐朝開國后,那些大小官員們暫時沒有自己的辦公室,就把隋朝留下來的大興宮拿來使用。不過把名字改了一把,稱為太極宮。太極宮地勢低洼,加上西安(古代稱長安)夏天天氣熱,皇帝每逢夏天都要到渭北高原的九成宮避暑。李世民當皇上后,每次避暑都想把老皇帝李淵喊上。哪知道李淵迷信,說隋文帝是在九成宮死掉的,去了那里心里別扭,說什么都不肯去。李淵想重建一宮殿,但他兒子當今掌著權呢,不好意思開口,讓李世民猜他心思。李世民還算聰明,總算琢磨透李淵心里想什么,于是決定再建一個比太極宮更豪華的宮殿,這筆錢從李世民個人攢下的錢里支出。最后選址在地勢較高的龍首原高地,定名為大明宮。皇帝蓋宮殿,得好一陣子呢。大明宮還沒蓋好,李淵就去世了。就連李世民本人,也沒在自己下令興建的大明宮住過一天半日。
建造大明宮還真不容易,蓋蓋停停,停停蓋蓋,一直到唐高宗手上,將這半拉子工程接過手來再建。這一蓋,斷斷續續用了30年時間,花了多少銀子無從統計,單說所用工匠就有10萬余人,還不算搬磚的、和泥的。
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不就是辦公嘛,要那么大的地盤做什么。錯了,唐朝皇帝要的就是那個氣派。當時的世界,長安是第一個人口過百萬的城市,政治、經濟、外交等空前繁榮,萬國來朝,千邦來賀,沒有像樣的宮殿怎么說得過去?于是就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皇宮。唐朝的17個皇帝曾在這個巨大的建筑群里登朝理政。
大明宮占地5200多畝,是現在北京故宮的4.5倍,是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的12.7倍,是英國白金漢宮的15倍,比紐約中央公園還大300畝。
再好的戲也有謝幕的時候,再輝煌都會成為過去。公元904年,隨著唐昭宗遷都洛陽,昔日炫人眼目的大明宮被拆毀,僅余臺階和夯土。
2.西安宣言與大遺址保護
2005年10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第十五屆大會在西安召開,來自近百個國家的1000多名代表達成《西安宣言》。《宣言》要求通過立法、政策制定、規劃和管理等方式進行干預,以減少城市化進程對文化遺產真實性、完整性和多樣性的破壞。
提起大明宮遺址保護,真是件一言難盡的事情。1961年,大明宮遺址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因為面積大,保護措施不得力,大明宮遺址隨時存在被人為損壞的可能。
在大明宮遺址區3.5平方公里范圍內,存在著西安市面積最大的棚戶區。棚戶區居民多來自河南。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口,大批河南難民拖兒帶女,逃難來到西安。這些難民著實被原來低洼區的水淹怕了,長了記性,便在地勢較高的大明宮遺址區安家落戶。隴海鐵路修通后,又有一批河南人沿鐵路逶迤而來。這些人家境均不富裕,欲建造好點的房屋沒那個能力,待有能力將房屋建造得好一些了,又因為大明宮遺址受保護的原因,國家不允許。在長達70年時間里,這塊被稱作“道北”的地方幾乎沒有什么發展。沒法挖下水道,因為怕破壞大遺址。不能蓋樓房,牽扯到挖地基的問題。越貧困的地方,事情越多。打架的、斗毆的、吸毒的、賭博的,在棚戶區都有。
除了臟亂差的棚戶區,大明宮遺址區范圍內還有10多個城中村,88家事業單位,涉及到2.5萬戶10萬余人。極少數的文物管理人員,要保護3.5平方公里的大遺址,和生活在這里的10萬余人講清保護文物的重要性,幾乎不可能。大明宮保護辦文物局副局長吳春對記者說,這幾年經濟發展太快,想搞基本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很多,直接威脅著大明宮遺址的安全。文物保護人員少,經常顧得了東,顧不了西,顧得了頭,顧不了尾。當時我們心里都很著急,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年,大明宮遺址就沒了,將來想保護沒東西可保了,還搞什么考古?沒可能了。大明宮遺址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豐厚遺產,如果在我們手里被毀壞,我們將是千古罪人。當時,陜西和西安文物工作者多次聯系有關部門,要求采取果斷措施,解決大明宮遺址保護問題,將《西安宣言》落到實處。
2008年10月,記者到西安工作后,正是大明宮遺址區拆遷攻堅階段。登高遠望,大明宮遺址區布滿凌亂不堪的建材市場和擁擠得密密實實的棚戶區,不由嘆道,要把如此之多的單位和用戶搬遷,困難委實太大了。
3.擔子壓在曲江團隊肩上
大明宮遺址保護如箭在弦。
這支弓由誰拉,箭怎樣放,從陜西省委、省政府,到西安市委、市政府的主要負責同志,都在考慮這個問題。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孫清云對記者說,大明宮遺址不保護,面臨著遭到破壞的危險,立即投入保護,巨額資金從哪里來?單靠國家撥款肯定不夠,國家每年可以撥給西安的遺址保護費約為1億元,假如這筆錢全放在大明宮遺址保護的建設上,需要120年。這個過程太漫長了。靠西安市財政拿錢更不可能,西安市財政也很困難。千思萬想,反復討論,決定把這副擔子壓在西安曲江團隊的肩膀上,通過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解決問題。
事實證明,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決定十分正確。西安大明宮遺址區保護辦公室主任由西安市副市長、曲江管委會主任段先念兼任。這位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曲江的掌門人憑借非凡的膽識、過人的智慧、眼光和氣魄,帶領優秀的曲江團隊攻克了一道道難關,為西安市旅游功能的完善、文化產業的發展、城市面貌的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從大雁塔北廣場、大唐芙蓉園、海洋館、法門寺佛文化展示區、樓觀臺道文化展示區到曲江新區的崛起,傾注了曲江人的智慧和汗水。一位中央領導同志到西安調研時,專門參觀了大唐芙蓉園,與公園里休閑的人們談話拉家常。事后,在召開的省市領導干部座談會上,領導同志對西安市的城市建設和大唐芙蓉園給予了高度評價。
段先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承,接到這個任務后壓力非常大,以至于長時間睡不好覺,夢里琢磨的都是大明宮遺址保護的事。段先念說:“把這個擔子壓給我們,是對我的信任,是對曲江團隊的信任,這個事兒只能做好不能做壞呀!”
老段手下有的是精兵強將,他將部下曲江管委會副主任周冰叫到辦公室。
出生在陜西省南部商洛丹鳳縣的周冰,跟隨老段參與了眾多項目的策劃和管理,陜南的青山綠水哺育了這位具有國際化眼光的“秀才”,周冰猜透老段與他“會晤”意欲何為。周冰是管理學博士,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后,先后師從經濟學家蔣正華教授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菲爾德曼。長期從事城市經濟、城市資源及人口管理、文化傳播及演化等領域的理論研究。老段說,大明宮遺址保護任務太艱巨了,打好這一仗,對西安市城市建設、旅游環境建設至關重要,這塊硬骨頭要是啃不下來,真沒臉給市委、市政府交賬!周冰說,你就明講吧,我能做點什么。老段道,這次讓你好好鍛煉一把,學問做得再好,沒有實踐只是紙上談兵。計劃讓你擔任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總指揮,你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周冰知道這個舞臺有多大,沒有推辭,沒條件,也沒有謙虛,說了句請領導放心,我會認真走好每一步的!
總指揮這個官兒可不好當。任務領回來了,難受的事兒、難辦的事兒在后頭。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開始不久,周冰下意識地在紙上寫下大大的三個字:難、難、難!而后,他又用這樣一段話詮釋對“難”字的理解:“愛它,它有豐富的歷史信息,它是民族鼎盛時期的統治中心,它凝結了全中國、全世界華人的情結;為難,它的巨額花費,10萬居民的動遷,相當于中國一個大縣城或美國兩個城市的搬遷;挑戰,專家們認為要‘一無所有、無為而治’,而市民有權要求它為城市提供公共服務;城市,需要它承擔中央公園功能。”
記者問周冰,三個“難”字足以概括所有的“難”嗎?周冰笑了:“四個難都不夠,拆遷與經費難,保護與展示難,設計與建造難,傳播與認知難。一步一個困難,反正沒有不難的!”
擔子壓在曲江團隊肩上,那些默默無聞奮戰在大明宮遺址保護一線的建設者為此付出的不僅是時間更是健康。
孫福喜,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長兼任大明宮保護辦副主任,在上海世博會期間主管大明宮遺址區保護項目參展事宜,長期奔波于西安與上海兩地。當大明宮在上海世博會獲得國際展覽局頒發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際展覽局獎章”銀獎、獲得上海市委頒發的“世博先鋒一線行動‘五好’基層黨組織”獎等多項大獎,他終于松了一口氣,而他,卻因身體嚴重透支,躺進醫院動了大手術。王西京,西安市規劃局副局長兼任大明宮保護辦副主任。從2007年開始,便參與到大明宮遺址的保護工作之中。3.5平方公里的遺址公園范圍內,留下了他的足跡,一次次地實地勘查、現場討論,才能用一手資料堅持真理,頂住了許多“不明是非”者的橫加指責。長期加班使他的辦公室成為最晚熄燈的地方,同事們戲稱為“燈塔”。邵崢嶸,大明宮保護辦副主任。作為大明宮遺址保護融資工作的負責人,120億的擔子難度可想而知。此時,女兒的孝心、妻子的賢淑、母親的關愛統統都為工作讓路……還有任西安、張建功、劉又明、倪明濤、許靜文、柳紅梅、鄭毅、王肖勇、王鳳英、李益民、王俊武、常文芝等等,他們,是大遺址保護中最可愛的人;他們,是戰斗在我國大遺址保護領域的英雄……
下一頁
下一頁
最新動態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