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ll7r8"><bdo id="ll7r8"><dfn id="ll7r8"></dfn></bdo></progress>

      <b id="ll7r8"><ins id="ll7r8"><ruby id="ll7r8"></ruby></ins></b>

      
      

      1. <progress id="ll7r8"><bdo id="ll7r8"><dfn id="ll7r8"></dfn></bdo></progress><samp id="ll7r8"><ins id="ll7r8"></ins></samp>
        1. <samp id="ll7r8"><ins id="ll7r8"><u id="ll7r8"></u></ins></samp>
          <tbody id="ll7r8"><nobr id="ll7r8"><dfn id="ll7r8"></dfn></nobr></tbody>
          <tbody id="ll7r8"></tbody>
        2. 資訊詳情


          大遺址保護

          發布時間:

          2014-04-10

            唐大明宮是唐代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宮城總面積約3.2平方公里,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的杰作。由唐大明宮所開創的宮殿建筑群布局方式,奠定了中國古代宮殿制度,是唐以后中國宮殿建筑之典范。大明宮遺址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皇宮遺址,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已作為“絲綢之路”跨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重點項目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唐大明宮是舉世聞名的唐長安城"三大內"(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中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筑群,是東方園林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是中華名族協和萬邦的重要場所,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圣殿。從唐宗時起,歷朝皇帝多在此聽政,是二百余年間唐代的政令中樞所在。
            大明宮始建于貞觀八年(公園634年),是太宗李世民為其父李淵所建夏宮,本名永安宮,工程未完,李淵去世,遂于九年改為大明宮。龍朔二年(公園662年),高宗帝將其擴建,曾一度將其改名為蓬萊宮、含元宮。神龍元年(公園705年)復稱大明宮。
            大明宮平面略呈梯形,面積約3.5平方公里。大明宮以"前朝后寢"布局,中軸線從南端丹鳳門起,延至太液池。宮南以自南而北的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治朝(中朝)和燕朝(內朝)為中心,左右為中書、門下兩省及弘文、史兩館,另有別殿、亭、觀等二十余所建筑組成。
            含元殿系大明宮正殿,重大慶典和朝會多在此舉行。殿基面闊十一間、近76米,進深四間、40余米,現存15米,充分體現了當年"九天閭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磅礴氣勢。宮北部的內廷中心為太液池,周圍有三清殿等多處建筑基址分布,內廷西部有朝廷宴會和接見外國使節的麟德殿,殿長130余米,寬近80米。其上建有前、中、后毗連得三殿,周圍繞以回廊,規模十分宏偉。
            1961年,大明宮遺址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確定的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遺址保護工程,是絲綢之路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國家"十一五"打遺址保護重點工程,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項目將遵循五項原則:大遺址的保護利用與改善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結合;文物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相結合;弘揚民族精神與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相結合。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項目的實施分為五年周期,三步走戰略,其中核心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已于2010年10月對外開放。

          下一頁

          下一頁

          daminggong

          最新動態

          NEWS

          一级一片一_级一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