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ll7r8"><bdo id="ll7r8"><dfn id="ll7r8"></dfn></bdo></progress>

      <b id="ll7r8"><ins id="ll7r8"><ruby id="ll7r8"></ruby></ins></b>

      
      

      1. <progress id="ll7r8"><bdo id="ll7r8"><dfn id="ll7r8"></dfn></bdo></progress><samp id="ll7r8"><ins id="ll7r8"></ins></samp>
        1. <samp id="ll7r8"><ins id="ll7r8"><u id="ll7r8"></u></ins></samp>
          <tbody id="ll7r8"><nobr id="ll7r8"><dfn id="ll7r8"></dfn></nobr></tbody>
          <tbody id="ll7r8"></tbody>
        2. 資訊詳情


          含元殿遺址

          發布時間:

          2014-11-29

            含元殿是大明宮中軸線上南起第一座殿宇,屬皇宮前朝三大正殿之首,規制宏偉,地位尊崇,與北京故宮太和殿地位相當。
            含元殿建成于唐高宗龍朔三年(663),自建成起,就成為都城長安的主要標志建筑,稱著當時,傳名后世。關于含元殿的殿名,按唐人李華《含元殿賦》所說:“含元建名,《易》乾坤之說,曰含弘光大,又曰元亨利貞,括萬象以為尊”。說明含元二字源于《易經》。武則天時曾改成“大明殿”,使殿名與宮名相統一,至唐中宗即位后才恢復舊稱。
            含元殿殿堂坐于三重高臺上,臺基高3.5米,東西長77米,南北寬43米。東西兩側有翔鸞、棲鳳兩閣和供大臣登殿的龍尾道。殿、閣之間有飛廊相接,兩閣之下有南北排列的東西朝堂、肺石和登聞鼓、鐘鼓樓、左右金吾杖院。殿前至丹鳳門間有廣場和專供皇帝出入宮城的御道。這一建筑組群,構成了唐代大明宮內規模宏偉、禮制莊嚴的外朝聽政區域,是唐王朝的皇權象征和國家標志。
            含元殿作為外朝場所,主要用來舉行元日、冬至大朝賀儀式,及一些特殊活動。唐朝的元日大朝賀源于古代的朝貢制度,是通過貢物和朝覲的方式來規范中央與地方、宗主國與藩屬國之間關系的一種禮儀,而日本、天竺(印度)等遠來之國的朝貢,則屬于友好往來與文化交流的意義。唐朝冬至大朝賀始于開元八年,唐玄宗時開始施行,此后各代皇帝照行冬至朝賀,儀式規模則參照元日朝賀。每逢朝會日,含元殿場面熱烈,皇太子、文武百官、地方朝集使分別向皇帝拜賀新歲;還有少則數國,多則十國,操著不同語言,穿著不同服飾的外國使節或首領,列隊登上含元殿,依次覲拜。每逢此時,含元殿都成為各民族政權開展外交和文化交流的大舞臺。據日本史籍載,曾有日本遣唐使因朝列位次不及新羅(今朝鮮半島),提出抗議,玄宗特許將日本使節調至東列第一,新羅則調到西列第二,留下千古佳話。
            唐代詩人每每被含元殿的恢宏氣勢和大朝會的盛大場面所震撼,留下了許多詠頌含元殿的篇章,如王維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崔立之的“千官望長至,萬國拜含元”,張祜《元日仗》詩:“文武千官歲仗兵,萬方同軌奏升平。上皇一御含元殿,丹鳳門開白日明。”更有李華做《含元殿賦》,洋洋三千言,頌盡含元殿乃至大明宮的氣象萬千。
            可惜的是,至唐朝末年,天下紛亂,硝煙四起,大明宮多次遭遇黃巢、朱玫等軍閥戰亂損毀,含元殿也最終毀于兵禍之中,存世220余年。
            現今的含元殿遺址位于今西安市東北部自強東路以北,唐朝滅亡后,歷代都有史地研究者親臨考察。上世紀初,日本人足立喜六第一次拍下了含元殿遺址全景。
            解放后至今的多次考古發掘表明,含元殿遺址整體保存狀況基本完整,遺存有主殿的夯土殿基,棲鳳閣、翔鸞閣的夯土基址,及部分殘損的建筑構件。含元殿址依龍首塬南緣而建,殿基高15米多,雄踞于全城之上,前景開闊。殿身主體東西面闊十一間,75.9米,南北進深4間,42.4米,高3.5米。面積3210平方米,與北京故宮太和殿近似。殿外四周有寬約5米的“玉階”三級,建有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左右外接東西向廊道,與翔鸞、棲鳳二閣相連。此二閣為三重子母闕形式,下方為高大的磚砌墩臺。由于破損嚴重,僅存長約28米的斜坡道,為原龍尾道遺址。含元殿包括二閣在內建筑群總寬約200米,氣勢恢宏,是最能反映盛唐氣魄的物質體現,也充分反映了大唐盛世的建筑藝術水平。
            1998-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日本三方對含元殿實施了遺址保護工程,形成了現在游人可以看到的含元殿遺址臺基。

          daminggong

          最新動態

          NEWS

          一级一片一_级一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