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詳情
繁榮過后的馬立克驛站
發布時間:
2013-09-18
驛站,雖然現在在我們的生活里很少用這個詞語了,但是在當年的“絲綢之路”商道上,驛站成了連接每個城市間的重要樞紐,不但供來往的商客休整、住宿,而且最主要的是在這里可以進行商品交易。所以,在薩馬爾罕至布哈拉的途中,曾經的古絲路上有二十多個驛站(平均每20至22公里建有一個驛站),建造年代前后不同,基本上在10世紀至17世紀為繁榮期,但如今發現并保護起來的遺址僅有三處。
在路薩馬爾罕以西180公里的戈壁灘上,會突然發現一個城墻圍起的遺址,這里就是屬于薩馬爾罕那瓦依區的馬立克.宏驛站。這一處由投資建設者的名字命名的驛站始建于11世紀,在帖木兒時代經歷著絲路上最繁榮的時代,而如今僅存一片遺址,人們在荒漠上通過記錄和想象恢復建筑起了一部分遺址的地上示意模型,以標示哪里是商人的客棧,哪里是洗澡堂,哪里是貿易大廳……而與這片遺址一條公路之隔的對面,是一處穹頂型磚砌的建筑,其實是這個驛站的水源,供人畜飲用。雖然現在還有豐富的水,但荒廢了的驛站再無人從這里取水了。
雖然如今的遺址被公路南北隔開,但是在歷史上這個驛站是連成一片的一個完整的區域。只不過現代公路發現的需要,使薩馬爾罕通住布哈拉的公路穿“驛站”而過,這種情況,對于一個搞歷史保護的專家阿普杜拉來說,是一件感到非常遺憾的事。
阿普杜拉先生介紹說馬立克.宏驛站遺址處(那與依地區)出土過許多錢幣、陶罐等文物,可以斷定是來自于中國的,目前都存放在塔什干歷史博物館。驛站遺址幾乎是暢開大門面對任何游客的,因為此處并無任何人看管,只是名義上屬于國家歷史研究所管理。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新動態
NEWS